陶然亭
湖心亭,中国四大名亭之一,亭为六角,砖木结构,楼阁形式,双重飞檐。亭以粉墙分间内外,东西两面各设大门,通过九曲石桥与两岸连接。内亭东面供奉阿弥陀佛,西面供奉莲池大师。清帝乾隆还在亭上题过匾额“静观万类”,以及楹联“波涌湖光远,山催水色深”。在湖心亭极目四眺,湖光皆收眼底,群山如列翠屏,在西湖十八景中称为“湖心平眺”。
流觞亭·兰亭
醉翁亭,是中国四大名亭,中国最美古亭之一,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《醉翁亭记》写的就是此亭。亭中新塑欧阳修立像,亭旁有一巨石,上刻圆底篆体“醉翁亭”三字。醉翁亭整个布局严谨小巧,造型丰富,玲珑多姿,曲折幽深,富有诗情画意,具有江南园林特色。
颐和园廓如亭
廓如亭位于颐和园新建宫门以南的东堤上,俗名八方亭,始建于乾隆十七年(1752年),光绪时重修。廓如亭坐北朝南,建筑面积384.95平方米,平面呈八方形,每面显3间,亭中共有42根柱子。亭内每面各有一块木匾,上镌乾隆御制诗文。廓如亭建筑形态舒展稳重,气势雄浑,与十七孔桥及南湖岛在空间上互相映衬,搭配得天衣无缝。
爱晚亭文物保护单位
爱晚亭,是中国最美古亭之一,占地面积50平方米,边长6.23米,台基高0.4米,通高12米;内金柱圆木丹漆,外檐柱四根,由整条方形花岗石加工而成。亭顶重檐四披,攒尖宝顶,四翼角边远伸高翘,覆以绿色琉璃筒瓦。亭正面额朱色鎏金“爱晚亭”匾,则是毛泽东亲笔而题。爱晚亭古朴典雅,亭坐西向东,三面环山,整体上保留了较多清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风格。
放鹤亭
放鹤亭,为彭城隐士张天骥所建,苏轼曾写了《放鹤亭记》,因此文脍炙人口,被选入《古文观止》,云龙山和放鹤亭也因此闻名于世。放鹤亭南北长11.95米,东西深4.95米,歇山飞檐,宏敞明亮,周环游廊,古朴幽雅;亭西侧有饮鹤泉,泉亭相依已逾千载。放鹤亭名闻遐迩与它坐落的幽美环境有关,更主要的是因为放鹤亭联结着苏轼与张天骥友谊的佳话。
历下亭
历下亭,济南名亭之一,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,其历史悠久,历经沧桑,位置也几经变迁,现位于湖中岛的中央。历下亭八柱矗立,红柱青瓦,斗拱承托,八角重檐,檐角飞翘,蔚为大观。亭身空透,亭下四周有木制坐栏,亭内有石雕莲花桌凳,以供游人休憩,二层檐下悬挂清乾隆皇帝所书匾额“历下亭”红底金字。
真趣亭·听涛亭·狮子林
苏州狮子林内有座真趣亭,“真趣”二字据说是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。乾隆廿七年(1762)乾隆下江南,来到苏州狮子林游玩,一时雅兴大发,唤随从备砚,挥笔写下“真有趣”三字。乾隆走后,地方官在此筑造亭阁,将“真趣”二字作为亭名。狮子林里还有一处听涛亭,亭上部刻有《飞瀑亭记》,下刻浮雕了四幅图案,坐在亭中,流水潺潺,如闻涛声。